第八天,要回拉薩了,我們的旅遊行程是放射狀的以拉薩為中心,往北到納木措,往東到林芝,往南到山南,原路去原路回,這樣的安排不好。路上,我們在太昭古城停了一下,大多數的人只在車附近溜達,只有四個人走過吊橋,走進一個真實的藏民村落,泥土路、泥土牆,乾材堆放在泥土牆上,乾草堆放在院落,屋樑倒吊許多農具,小豬和雞看到我們到處亂竄,這裡最高的建築是兩層樓。藏民盯著我們瞧,我們盯著他們看,彼此露出和善的笑容。能有機會和原始純樸的藏人接觸真好,才會覺得人原來這麼善良。
太昭古城:原名江達,位於拉薩-林芝公路的左側,距拉薩僅200多公里,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東路的交匯點(所以這裏又稱為唐番古道驛站),也是一個重要的驛站,在唐代時成為西藏的重要城鎮之一,元朝即開始設立驛站,清朝時更是成為國家邊疆的重中之重。
太昭古城:清朝時,派遣四川將軍趙爾豐入藏駐守,後因鎮壓辛亥革命,慈禧太后下令趙爾豐回內地,於是為趙爾豐奉“太后昭書”返回,由此得名“太昭村”。相傳唐朝文成主即由此進藏,並曾在此小住。
太昭大橋:太昭古城原名江達,其前身為江達宗,設立於十八世紀末,為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工布四宗”之一,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屬下四十三個普宗之一。
太昭大橋:民國初年,把江達宗更名為太昭縣。1960年又改名為工布江達宗。據歷史資料考察,江達宗是川藏古道的重要驛站。清朝時期這裏“商賈雲集”,來自藏、漢、回、尼泊爾等地的商人經商,他們與當地群眾和睦相處、共同生活,至今流有漢族後裔,也是重要的商業、文化、外貿、軍事、交通要地和咽喉,清政府為鞏固邊疆地域,派遣趙爾豐將軍入藏,並鎮壓了工布地方軍隊,至今留著刻有文字碑文的墳墓100餘座和村內留著一塊石碑,碑上刻有“太山石敢當”等字樣。民國初年,四川經略使尹昌衡(字太昭)提出西康建省框架,改江達為太昭。但僅具虛名,未成事實。太昭一名應取自其人字太昭。
走進太昭古城:江達,藏語意思是一百樂途遊民部落,它位於尼羊河和娘蒲河交匯處。尼羊河和娘蒲河兩邊有兩條峽谷,峽谷中有九十九個村莊,加上太昭古城一共是一百個村莊,太昭古城因此得名。
漫步在太昭古城中
與其說是古城,還不如說小村莊,有著靜逸安詳的感覺
古城民居
民居旁總有許多枯木材,用以生火煮飯、取暖
俯瞰太昭古城
太昭古城
闖入民宅,看到一戶人家門未緊閉,走進一探究竟
太昭古城的一座寺廟
太昭古城的一座寺廟
轉經輪
廟旁偶遇的藏族
慈祥親切的藏族祖孫
豐收的農田
採收後的農田景象
再上車,心裡已是滿足。路上又看到好多藏包、藏人在游牧,我們要求導遊帶我們去看看牧民的生活。車子就隨機地停了下來,導遊走在前,我們跟在後(帶了一些小禮物)。藏包往往搭建在草原的中央,所以要走一小段路,才一靠近而已,獒犬就開始狂吠,藏包內的藏民出來探個究盡。小孩最先跑到我們身邊,我們給了些麵包、泡麵、筆、糖、巧克力,小孩高興得不得了。導遊交涉了一下,說明來意,只見到藏民婦女媔靦地看著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是意外的訪客,闖入了她們的生活。藏包是由犛牛毛做的,在裡面可以從縫隙中看到天空,問他們這樣下雨的時候會不會漏水呀!她說不會,犛牛毛遇水會膨脹,整個帳棚會變得很緻密,不會漏水,他們的家當很簡單,只有床和桌子,他們的電器只有燈泡和收音機,電力來源則是太陽能電池板。即使屋內陳設簡單,但是那些藏族婦女身上裝戴了許多銀飾和寶石呢!帳棚外則是乾材、犛牛糞和牛骨散落滿地。離開時,藏民們揮著手和我們道別,我心裡很是珍惜這次的偶遇。
游牧藏族賴以維生的藏包
忠心顧家的獒犬
忠心顧家的獒犬:看到地上吃剩的犛牛頭骨了嗎?
美麗的藏族婦女,感覺特別氣質出眾
藏族一家人,男主人還為我們特別表演鞭子呢!
與藏族朋友道別:看著他們滿足的神情,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中途在一處小鎮吃午餐,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純粹是吃午餐的地方。吃完午餐,就在路邊獵取周遭的人文景象,年輕的藏族女孩、抱著弟弟的姊姊,還有兩位淘氣的姊妹淘。
用餐的小城鎮,甚至不知道此處是何處!
年輕的藏族姑娘;還有抱著弟弟的姊姊
兩位淘氣的姊妹淘
下午,我們回到了拉薩,導遊讓我們自由活動,想買紀念品的,就是現在了。我獨自一人獨行,拿著相機到處亂拍,走到了小昭寺,原來小昭寺在整修,但是小昭寺的規模和大昭寺相距甚多;走到了印經院,這兒已經被民眾給佔居了,只留下外觀和寫著「印經院」的牌子。晃到了拉薩的民宅內、市集裡、鬧區中,我喜歡這樣子看著過往行人,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貧窮的、富裕的藏人、老外背包客、大陸內地人、當地人、老人、小孩、美女。天色漸漸地暗了,找個小餐館點了碗麵食、羊肉串和啤酒,這就是我的晚餐了,回去時,叫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回到仙足島飯店睡覺。
在八角街有家書店,此處專賣與西藏相關的書籍
在拉薩市區內漫無目的地閒逛
亂走亂看,逛到民居,逛到寺院
小昭寺建於公元七世紀,由藏王松贊干布為嫁予他的唐文成公主所建。原寺為漢式風格,後來經數次火災後改建為藏式建筑。小昭寺原供奉釋迦牟尼像(悉達多太子十二歲等身像),而大昭寺原供由尼泊爾尺尊公主帶至西藏的不動像(悉達多太子八歲等身像改造而成),後來兩尊佛像對調了寺院,不動像就變成小昭寺的主尊了。
小昭寺在六十年代的政治變動中,小昭寺佛像被毀。在八十年代中,他的上半身與下半身分別在北京的廢鐵倉及拉薩的一個垃圾倉內被尋回,佛像被重新修造好,又再被供奉於小昭寺。
拉薩被很多人視為「聖城」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同時供奉著世上僅存的這兩尊依照悉達多太子容貌造成,而由釋迦牟尼親自開光的聖像。
去的時候小昭寺正在整修,不對外開放
巧遇小學放學,圖中的小男生小女生手牽著手呢!
大陸魯味
雪花啤酒與菜單
烤肉串
大腸麵,看起來還不賴,但是湯頭差多了(只是白水加鹽的味道),還是台灣的湯頭好(用大骨或是雞骨熬湯)
留言列表